應用場景:2019年1月1日實行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新政, 新增六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:子女教育、繼續教育、大病醫療、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、老人贍養費。此六項扣除項目均為稅前扣除項目。并在此基礎上實行新的個稅計算方法,累計預扣法。
產品變動:工資項目設置節點預置五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。子女教育、繼續教育、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、老人贍養費。大病醫療為匯算清繳項目,產品不提供預置。 ü工資變動,根據專項附加扣除項目,按累計預扣法進行計算 ü支持薪資期間與稅款所屬期間不一致,例如工資下發制(二期補丁 ) ü提供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數據查詢(二期補?。?ü后續根據政策變化產品會同步調整。
通過ISD更新WA結尾最新補丁,勾選需升級的數據庫
實現流程:延用2018年工資類別時,登陸2019年單工資類別進入產品或多工資類別打開工資時,根據提示由用戶自己選擇升級新稅率表。新建工資類別時,直接升級新稅率表,不提示升級。
打開工資類別后,工資項目設置,由用戶手工增加五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。
工資、專項附加扣除項目等信息通過數據接口設置導入到工資變動中。此時的專項附加扣除項目金額為每月實際扣除金額。如有變化需要每月進行核對。系統不做校驗。
工資變動按以下公式 計算工資。
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=(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×預扣率-速算扣除數)-累計減免稅額-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=累計收入-累計免稅收入-累計減除費用-累計專項扣除-累計專項附加扣除-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
公式計算中各項目對應產品算法如下:
場景一:
針對2018年12月工資,在2019年1月發放。
1、可打26號WA補丁進行專項附加扣除,但是薪資期間因是2018年會取到舊稅率,請用戶正常計算發放12月工資,新舊稅率過渡期的個稅差額,會1月底第二期補丁發布后,在下次發放工資時統一調整個稅。
2、如果2018年12月不計算年終獎的話,也可在2018年12月手工調整為年稅率表,12月份即可按新稅制計算。
建議用戶使用第一方案。
場景二:
中間月份入職的員工,根據個稅新政策,基本扣除費用5000,產品實現為按員工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,例如3月份 入職,則會按10個月50000元扣除費用計算。
對于入職前員工以前公司的累計 收入、個稅情況系統不做處理。
場景三:
部分員工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在中間月份補扣。
系統中五項扣除項為每月實際扣除金額。需要在補扣月直接錄入當月需扣除的該扣除項目之和。即,需補扣的金額和當月的該附加扣除項金額之和。例如:2月需補扣1月子女教育費1000元,則在2月需要錄入扣除金額 2000元。但是在3月時,需要調整扣除金額 為1000元。
提醒:在下個月工資計算進行抵扣前,需要再次確認專項附加扣除項是否為當前一個月的扣除金額,因為如果月結不清零會直接攜帶上月數據。
場景四:
年終獎發放
2018年年終獎發放,仍按以前產品算法不做調整。需要使用“年終獎”和“年終獎代扣稅”工資項目。
注意事項:
如果用戶選擇年終獎計入年累計,由用戶手工增加2019年年終獎增項工資項目,工資項目名稱不能與“年終獎”名稱重復。該新增工資項目會按累計計入收入計算個稅。
1、專項附加扣除項目,由用戶自己每月核對在EXCEL錄入需扣除的額度后導入,或是手工在工資變動中直接錄入,并保證數據的正確性,系統不做校驗。
2、打補丁前,如工資項目設置中已存在與U8預置專項附加扣除項目(子女教育、繼續教育、住房貸款利息、住房租金、老人贍養費)名稱相同的,需要手工重命名這些名稱后再次升級,否則ISD補丁會升級失敗。